前不久,我的朋友李姐,刚退休不久,计划买一辆二手车代步。她看中了一辆白色SUV,车商言辞恳切,称该车仅行驶了三万多公里,前女友用户也是女人,汽车保养得当,价格接近九万元。李姐几乎就要付款了,幸亏她的一位懂车的朋友准时出现,绕车检查了几圈后发现不对劲——内饰磨损紧急,显然不止三万公里。后来一查,该车实质里程已接近十五万公里。
这种事情让人愤怒。现在二手车交易市场中,将调表车、水淹车伪装成“准新车”的方法层出不穷。我上次去逛二手车交易市场时,就听到一位企业向顾客吹嘘“这车跟新车没不同”。然而,我凑近一看,座椅缝隙中还藏着泥沙,当时就怀疑这辆车可能是水淹车。
先说调表车,目前调整里程表已经变得很容易。我曾咨询过南宁的一位汽车维修朋友,他告诉我,对于机械表,仅需拆开拨动数字即可;而对于电子表,可以用电脑程序进行调整,甚至可以在淘宝上花几百元购买调表设施,可以无限次用,随便增减里程。你可能以为自己买的是行驶了五万公里的车,事实上可能是已经跑了十五万公里的老车。开半年之后,你或许会发现汽车提速慢,高速行驶时车身发飘,等到去4S店保养时,才发现被欺骗了。
怎么样辨别调表车呢?不要只看里程表上的数字。我曾听一位二手车鉴定评估师说过,可以通过检查汽车轮胎来判断。假如汽车轮胎已经更换过多次,里程数一定不会少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检查刹车盘的磨损程度,磨损紧急说明汽车行驶里程较长。非常重要的是,必须要去4S店查看保养记录,或者通过保险公司查看理赔记录,这类信息是没办法伪造的。上次我帮邻居检查汽车时,正是通过查看保养记录,发现车商所说的“三万公里”事实上是调过的,实质里程接近十万公里,幸好没购买。
再来讲说水淹车,这种车愈加危险。郑州的一位二手车朋友告诉我,水淹车分为三级,最轻的是水淹到底盘,最紧急的是淹到仪表盘甚至完全淹没。水浸泡后,电路容易短路,甚至可能引发自燃,焊接点也会生锈,事故安全系数大大减少。
目前修复水淹车的技术也在不断升级,通过拆解清洗、除锈防锈,普通人非常难看出端倪。但有一次与一位汽车服务店老板聊天时,她提到,无论如何修复,车内还是会残留霉味,特别是在座椅附近。除此之外,可以通过检查保险丝盒和车门接线,假如发现铜绿,基本可以判定是水淹车。上次有一位买家购买了一辆“准新车”,结果4S店拆开检查后发现线路板已经受潮,买家找车商退车时,车商却不愿承认,最后不能不诉诸法律解决。
检查水淹车还有一些小窍门。我曾听专家提到,可以检查A柱、B柱、C柱在同一高度是不是有进水痕迹,假如都有,那样这辆车一定是水淹车。除此之外,用手触摸地毯下方,假如感觉潮湿或有沙子,也需要警惕。当然,静态检查后还需进行动态测试,试驾时进行急加速和急刹车,检查发动机和刹车系统是不是正常。上次我试驾一辆车时,感觉方向盘有的松弛,刹车也不灵敏,后来才得知那是一辆水淹车,电路系统存在问题。
现在二手车交易市场的监管不到位,我曾咨询过一位二手车交易市场的运营经理,他告诉我,他们只负责提供场地,没办法监管车商的不当行为。因此,买卖二手车时,最好请懂行的人陪同,或者找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检查。不要轻信车商所说的“绝对没泡水”“绝对没调表”,很多协议中虽然写明没泡水,但真正出现问题时,仍会引发纠纷。
我衷心建议,买卖二手车时必须要谨慎,不要被“准新车”的名头所蒙蔽。试想,若是真正的准新车,用户为何要供应呢?一定有其缘由。我有一位同事,贪图实惠买了辆“准新车”,结果是水淹车,多次修理无果,最后只能当作废铁处置,损失了好几万元。
你们是不是有买卖二手车让人骗的历程?或者是不是有其他辨别二手车的小窍门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一同防止更多人上当被骗。